黄岩区坚持“三推进”实现乡村风貌全面提升
发布部门:市建设局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23-12-15 10:27

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全力推进城乡风貌样板区、美丽城镇两大共富基本单元建设,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着力破解西部乡村风貌凌乱、产业活力不足、乡村治理无序等问题。截至目前,共创成省级样板镇4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1个、省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29个,实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40个。黄岩宁溪—屿头县域风貌样板区入选2023年省第一批城乡风貌样板区,黄岩西部乡村振兴美丽城镇集群入选省美丽城镇集群化典型培育案例。

一、统筹“古、今、特”发展,推进乡容乡貌提升

(一)创新思路,推动特色遗存“活化再生”。深化校地合作,引进同济大学院士、教授团队设计理念和管理经验,以参与式、渐进式、互动式规划方法推进乡村建设。通过导入现代适用技术和功能,屿头乡原乡公所、旧粮站、旧供销社等特色遗存和闲置用房实现活态再生,该做法成功入选省城乡风貌整治提升优秀案例集,为台州市首批唯一入选案例。

(二)拆改并举,推进村居环境“提颜增质”。大力开展治水治土治废、治危拆违、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行动,先后投入7000多万元实施柔极溪滨水空间整治提升和北岸绿道工程,建成占地118.9公顷的柔极溪生态湿地,打造水清岸绿的流域环境,投资约2.5亿元推进库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该区西部乡村已建成4个省级景区村庄、9个特色乡村、2处浙派民居新区、13个村美丽庭院。

(三)整合资源,推动宋韵文化“连点成线”。收集整合文化要素,提炼宋服、宋学、宋迹三大板块,分批打造“宋服之冠”赵伯澐墓、南宋古刹“太尉殿”、柔川书院遗址等景观工程。以柔川旅游文化节为核心,采用文旅市集的形式,有机融合山水风光、本土美食以及文旅特色,提升可看性与可玩性。如,该区屿头乡通过举办文创活动,实现全年旅游人次110万,较前5年增加80%,并成功吸引了《启航202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跨年晚会》部分拍摄工作来此取景。

二、深耕“农、文、旅”融合,推进生产空间优化

(一)“外引内育”走好共富之路。聚焦绿色产业发展,打好“外引内育”组合拳,引进高校、企业合作共建柑橘科创中心、“水肥一体化”示范基地、黄岩中药材植物观光园等农业服务平台,不断提高项目孵化能力和综合实力。广泛动员企业、商会、新乡贤、侨企等回归乡村,投资乡村产业,带动集体增富。2022年以来,共建成188个共富工场(坊),累计带动4303位村民就近就业,实现村集体增收587万元。

(二)“增链强链”做强支撑产业。构建“黄岩源”特色农产品集群,发展培育“中药材”“高山水果”等特色农产品,同时依托农副产品加工主导产业来振兴农业,以镇农合联为引擎,引进专业公司,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农副产品产购销一条龙建设。截至目前,共与江苏苏中药业、浙江康恩贝制药等国内知名药企开展战略合作,集群内共建成7处中药材植物基地。

(三)“提炼美丽”铸造文旅西乡。高水平编制黄岩西部产业发展规划、彩虹西乡文旅共富规划等,建成宁溪、屿头、富山的旅游集散中心,发展集约农业、芳香产业、乡村休闲旅游等,预计10年运营总收入达50多亿元。推动以“培训”“研学”等为主题的“会议经济”,放大景区会商培训和素质拓展功能。乡村振兴学院所在的柔川景区在疫情期间客流量不降反升,增幅达50%以上,共吸引全国31个省份近1.6万余学员。

三、聚焦“居、业、游”管理,推进治理效能提升

(一)深化数字赋能居民生活。在公共服务方面注入数字元素,建设覆盖全区的数字化基础支撑平台,不断夯实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宽带升级、数字电视普及、5G基站建设等覆盖所有行政村,让村民享受数字生活。截至目前,已构建起覆盖全区86%行政村的多元化数字网络,人口、农房、企业等信息采集率超95%,西部乡村共建成智慧安防小区2个。

(二)助推数字赋能旅游产业。依托5G网络、VR、AR、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对西部景区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数智系统,场景涵盖景区生态视窗、智慧防溺水、景区民宿线上预订、在线实时监控等功能,实时掌握游客数据,为旅游业态分析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统计。如,该区上郑乡摘星谷景区投入800余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9月份开业以来已成功吸引游客约2万人。

(三)推动数字赋能乡村智治。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向乡镇延伸和下沉,搭建智慧化指挥平台,贯通12345平台、微信“随手拍”等系统,通过信息和通信技术感测整合关键信息,增强治理的精准性和预见性。如该区屿头乡开发“善治柔川”程序,以数字化形式汇集人口居住、企业安全、地质灾害、溺水监控等内容,实时反映突发情况,及时调解邻里纠纷,营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来源:黄岩区住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