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聚焦“以人为本、和谐宜居”全力推进锦屏片区城市风貌区建设
发布部门:办公室 访问次数: 发布时间:2023-05-08 09:45

锦屏片区风貌区位于温岭老城核心区,是温岭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的源头之一。近年来,温岭市以项目为抓手,创新实施惠民工程,全域提升风貌区整体风貌,围绕“精彩生活·无界锦屏”总体风貌定位,瞄准“景城相融、绿色推广、魅力塑造、服务提质、文化复兴、数字引领”六大提升策略,高品质优化城区空间格局,高标准塑造城区风貌,高效能提升城区服务,打造以人为本、和谐宜居的城市风貌样板区。

(一)推动景城相融共建,实现民生体验感再升级

打造山水对话景观轴。加强“东辉公园(瓦屿山)-锦屏公园(锦屏湖)-石夫人峰”山水对话景观廊道的风貌管控,包括对“形式”“色彩”“材质” 等建筑风貌的引导及对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提升。以生态廊道构筑、视线廊道控制为抓手,双管齐下保护提升锦屏片区城市空间形态与山水生态格局。串联亲水生态绿道网。围绕依山傍水特点,统筹推进样板区绿道系统互联,实施南屏路、东环高架桥下空间等薄弱地段的绿道织补工程,分批分段提质绿道6.5公里,改善夜间亮化,实现风貌区慢行系统全面贯通,落实“精建精美”蓝图。共享推窗见绿微空间。充分挖掘风貌区内边角地、闲置地等空间,因地制宜补绿增绿,实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同时合理布局健身、游乐等设施,有机融合公园形态与社区生活,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目前,风貌区累计新增各类特色口袋公园4个。

(二)扮靓城市空间形象,实现民生幸福感再提升

构建儿童友好空间。以创造、交流、协作、趣味为愿景,在锦屏公园闲置区块打造儿童游戏的梦幻“超级农场”,进一步提升锦屏片区风貌魅力。自2023年春节前夕建成投运以来,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目前,已被台州市政府妇儿工委办认定为台州市儿童友好基本单元试点培育项目之一。焕新城市退让空间。出台《退让地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温岭市建筑退线管理规定》,全面规范退让空间管控,不断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以展示风貌样板区特色为契机,着力挖掘街区文化,打通建筑退让空间与城市开放空间阻隔,实现“街道空间一体化”,重新激活新天地商业街区的商业氛围。该项目共投资350万元,惠及周边5个社区近4万人。唤醒全域闲置空间。纵深推进“拆围透绿”,有效释放23000平方米潜在空间,结合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消化处置,“一点一策”、分类分批实施增绿补绿、见缝插绿,做到围墙应拆尽拆,闲置地有效利用,成为市民共享的“绿色福利”。通过整治,锦屏片区及周边主城区新增城市绿化798亩,新建停车场26个、停车位1460个。

(三)优化生活配套设施,实现民生距离感再拉近

打造锦园未来社区“幸福实景”。围绕“一老一小”,深入融合“未来”理念,从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出发,以“补短板”模式和数字化智慧改造为主,增补优质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包括锦园小学和四中扩建、邻里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锦园未来社区将于4月23日创建验收,惠及居民1.06万人。畅通便民交通出行服务环境。开通运营市域铁路S1线,加强与台州市区以及各风貌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完成体育场路—中华路道路“白改黑”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构建立体式城市南北交通大动脉。同时,全面提升站点周边景观,充分利用桥下空间,合理组织交通游线,营造舒适慢行空间,持续为锦屏风貌区注入活力。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质量。投资2950万元完成体育中心整治提升工程,通过场景改造更新和场馆数字化建设等,提升体育设施服务水平。并将百姓健身房管理纳入数字化改革,建设“岭优健”数字化平台,打造“十分钟健身圈”,系统涵盖场馆预约、赛事导航、线上健身、竞技体育、户外运动、体质监测以及赛事直播等多项内容。

(四)赋能文化场景建设,实现民生获得感再增强

聚焦文化标识凝练。以石文化、海洋文化、阳光文化、社区文化为基础,提炼“无界锦屏”特色文化要素,以“文化标识+场景建设”作为核心推力,将文化标识应用到城市家具、公交站牌、公园景墙、道路侧石等建构筑物中,加强文化印记,使文化融于生活。聚焦文化载体拓展。以温岭市青少年宫、温岭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温岭市书画院、王伯敏艺术史学馆、邻里中心等文化设施为载体,利用展厅、活动室等存量资源,建设文化培训基地,加强城市公共文化资源的互动,推进文化建设与场景建设融合。聚焦文化活动开展。推进公共文化产品精准化服务,举办全国科普日、趣味马拉松、社区文化节等各类活动,为居民搭建自我表现、自我创造的平台,有效引导市民从文化欣赏者成为参与者、创造者,每年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60余次。(来源:温岭市住建局)